NEWS CENTER
新闻资讯
诗仙太白2020中国(重庆)诗酒文化节诗酒论坛正式召开,共话巴山夜雨时
诗仙太白2020中国(重庆)诗酒文化节在9月9日盛大启幕,引起全城广泛关注。9月10日,诗酒文化节之诗酒论坛正式召开,诗仙太白与全国文人学者一起,以“我的夜雨寄北”为主题,共话巴山秋雨时。

本次诗酒论坛,诗仙太白邀请了《冈仁波齐》导演张杨、四川省作协副主席龚学敏、吉林省作协驻会副主席,《作家》杂志主编、编审宗仁发,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敬文东,贵州省作协副主席、《山花》杂志主编李寂荡等20位知名文人学者汇聚重庆,诗人们在本次论坛上发表自己的见解,并一同探讨和研究,在巴山秋雨时节,将诗意传递给整座城市。
君问归期未有期,巴山夜雨涨秋池;
何当共剪西窗烛,却话巴山夜雨时。
《夜雨寄北》是晚唐诗人李商隐深居巴蜀时,写给远方友人的一首抒情七言绝句,其中巴山就是重庆缙云山一带。这首诗即兴而来,以两句问答的形式,阐发了孤寂的情怀与对友人的深切思念。跌宕有致,言浅意深,具有质朴、含蓄的语言特色,令人百读不厌。
俞陛云在《诗境浅说》里点评《夜雨寄北》说:“清空如话,一气循环,绝句中最为擅胜。诗本寄友,如闻娓娓清谈,深情弥见。”
重庆诗仙太白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赖家国表示:“重庆是中国诗歌的重镇,有诗仙李白故事,有山有水有诗有美景,有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,更有热情好客的城市文化和热情豪爽的重庆人民,这一切都为诗酒文化在重庆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今年中国诗酒文化节以诗意重庆·快意人生为主题,充分展现重庆的诗酒文化和诗酒生活,本次诗酒文化节将重点解读一首诗,我们选择了最能代表重庆的《夜雨寄北》。
诗仙太白相信文化力量,希望借诗歌之力传承诗意精神,诗酒精神是一种生活态度,上古好友把酒言欢,瞭望诗和远方,自由洒脱,快意人生。”
一座城、一首诗、一瓶酒。本次诗酒论坛选用《夜雨寄北》为讨论主题,一则因为此诗正是写于巴蜀之地,二则诗中提及的秋雨时节,也与本次诗酒文化节的时节相近。在千百年后的新时代重提《夜雨寄北》,在不同的时代语境下,这首诗也被赋予了更多不同的意蕴,而今由当下的诗人们重新解读。
秋雨淅淅沥沥,为城市添上烟雨朦胧的新气象。重庆是一座诗酒的城市,借诗歌之力传承诗意精神,是本次诗酒论坛的精义所在。著名诗人、环球人文地理刊系总编辑李海洲作为论坛上半场的主持人介绍到:“李商隐是一位十分受到外国敬重的中国诗人,但他的一生都非常坎坷。《夜雨寄北》是他一生中较为明快的诗,在夜雨深处,寄情向北,其情真意切,让人读来尤为感怀。”
在秋天下雨的时候来到了巴山地区,来谈一首著名的关于巴山的诗歌,对于诗酒论坛来说,是一次美丽的巧合;而对于到场的诗人们来说,这件事本就具有丰富的诗意。关于李商隐,诗与酒的关系,贵州省作协副主席、《山花》主编李寂荡有着自己独特的解读:
“诗与酒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,许多外国诗人、尤其是现代诗人对酒表现出高度依赖,酒让我们的生命处于打开的状态,它让我们保持童真,让我们看到生命,呈现出生命最本征的东西,也就更容易感受到诗意。而李商隐的《夜雨寄北》,全篇朴素自然,是一种真诚的表达,具有无穷的意味,是值得我们向李商隐学习的。”
诗与酒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失的一部分,诗酒文化浸润着巴渝地区,形成了重庆自信、豪迈、热情的气质。吉林省作协驻会副主席、《作家》杂志主编、编审宗仁发先生谈起诗酒,也颇为感怀,他说到:“一位法国人曾说:酒能够给青年人带来快乐,使老年人恢复青春。酒可以使人摆脱长情,带来飞翔感。柏拉图说,一个沉着的人是不能敲开诗歌的大门。哪个高尚的人不带点疯狂呢?每个人要想有快意人生,肯定是与酒分不开的。”
正如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敬文东先生说到的那样,重庆是一座独特的城市,有一种属于自己的江湖气,重庆人热情、豪放,对诗酒情有独钟,他提到:“在古代,中国人对诗酒是非常怜惜、爱惜的态度,朋友、知音间一同喝酒,然后写诗相互题赠,是常有的事情。酒友其实也就是诗人们难得的知音。《夜雨寄北》这首诗是非常好的,它或许是寄给自己的亲人,也可能是寄给自己的知音。”
关于诗酒精神和《夜雨寄北》,诗人们都有着自己不同的理解,在诗酒论坛上,他们畅所欲言,就自己的看法互相讨论,让这场论坛在诗酒文化的碰撞中迸发出无限精彩。
四川省作协副主席龚学敏曾出席诗仙太白诗酒文化节开幕式,对一座城、一首诗、一瓶酒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,他说道:“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,每个人心中的《夜雨寄北》都是独一无二的,但值得肯定的是酒作为物质,但是了这么多力量出来,它对于诗人肯定是不可替代的催化剂。”
《天涯》杂志副主编林森谈到:“《夜雨寄北》将过去、现在、将来三个时间,通过夜雨体现在一起,具有跟重庆秋雨时节的朦胧感一般的美感。酒也具有这种朦胧的关联性,它是物质,可以引用,同时又是精神性的东西,它能滋生思想、让精神得到放松,所以酒跟文化、精神关系比较密切。”
重庆诗人欧阳斌先生谈到:“在中国诗史上,好几首诗写到重庆和周边长江沿线,在诗歌里面成为经典。《夜雨寄北》就是其中之一,它给人的感受就是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。”
时代变换,但诗的精神恒久传承。诗与酒都是一样,它们引人进入一种诗意、空灵的状态,体会到现实中难得的快意。
著名诗人胡赳赳先生说到:“现在谈论李商隐《夜雨寄北》这首诗其实非常应景,昨天今天下点小雨,让我们更能体会巴山夜雨的心境,现在正好是秋天,一切时间空间都似乎让我们和李商隐更近。诗仙太白又有很好的号召力,在合适的时间地点碰到这么好的酒,这么好的诗人,本次诗酒论坛毫无疑问是一场盛事。”
诗之所以成为经典,是时间的陈酿,而酒也如诗一般,历经岁月的洗礼,才更加香醇。诗与酒是不可分割的,它们形成了中国人独有的诗酒文化,在每一个时代熠熠闪光。
一座城,有着属于自己的印记和味道;一首诗,有着不同时代的千万种解读;一瓶酒,在百年时光中,始终见证着渝都的兴衰,它就是诗仙太白。1917年,万县人鲍念荣先生远赴泸州,用重金在著名老字号“温永盛酒坊”购买了具有400年历史的窖泥和母糟,回到万州重建酿酒作坊。唐代大诗人李白特别钟爱万州的大曲酒,曾三过三峡、三停万州,留下许多轶事佳话。为纪念李白和重庆人相似的自由浪漫的性情,遂将鲍念荣先生所创大曲酒命名为“诗仙太白”。
在诗仙人的眼中,“诗仙太白”这一名字本身就是一个大文化IP,它代表了诗情与浪漫,背后是自由、豪放的快意人生的生活表达。本次诗酒文化节,正式从全方位、多角度、多层次展现重庆诗酒文化的深厚底蕴,加深诗仙太白酒在人们心中的印象,打造“中国第一诗酒”的形象。
此次诗仙太白2020年中国(重庆)诗酒文化节,以节日为契机,以诗仙太白酒为载体,以诗人齐聚为平台,打造重庆城市文旅IP。据悉,诗酒论坛只是诗酒文化节的序章,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,还有500万拳王争霸赛、对王之王、诗词填空、诗粉大会等各种趣味且盛大的活动,积极建设全国诗酒文化高地,助推新时代中国诗歌文化的新发展。